查看全部分类

就是这样——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周易霏 2015-05-13 16:28:47 PDT
摘自微信:
2015-04-01 摩比思维馆

和一个在大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的朋友聊天,他说以他多年招聘的经验看,在校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孩子是最有前途的。尤其是那些自己兴趣广泛,学习还是中上等的孩子,出了社会都有出息。

他说这一类孩子往往精力充沛,学校的课业他们仅拿出部分精力对付,花时间涉猎很多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东西,比如怎么与老师交手、钻学校的漏洞,怎么和父母周旋、怎么想方设法搞点儿零花钱、怎么去追男(女)朋友、怎么和朋友斗智斗勇……总之他们在学习之余喜欢搞点歪门邪道,想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实际上都是出了校门后十分有用的能力和经验。

他说他招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学习尖子在公司里往往都是循规蹈矩地工作着,是可以放心把工作交代下去的那一批人。而最后爬上高层、领导他们的却是那些成绩中等的人,杀出公司自己单干或者主动跳槽寻求更好发展的也往往是这类在校时学业并不出类拔萃的人。

他说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工作,只要智商中等、读书成绩普通的人都可以胜任,但是能不能得到机会、能否被提拔或者不幸被裁员,是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决定的。

朋友说,不仅仅是后续发展,单是招聘这一关,起决定作用的都不是成绩。他们搞招聘的人都知道一句话:面试的时候,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专业水平更重要。(People skil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echnical skill in interview.)

无独有偶,中国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林子铭教授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演讲时说,台湾商业杂志调查发现,一般大型企业的老板都不是班上的第一名,通常排名在十名左右。这是为什么呢?

林子铭解释说:学习太好的学生,每天回家都会被父母盯着做功课,从小到大看重的是分数,眼中只有自己,这类学生的情商通常不高,往往会为了一两分争得你死我活,而不会关怀其他同学。而第十名的学生智商和资质都是中上等,但是他们不会被分数控制,有更多精力去涉猎不同的知识,抗压能力比较强,人缘也比较好。

他还说,吃饭老插队的人,开车总想超车的人都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过于自私。此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爱是最重要的,他建议大学生培养自己的爱心,学会关心他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

他们的论点都在于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孩子,因为太关注成绩,所以在情商方面的培养就无暇顾及。而情商也就是为人处世、人际关系这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是以后事业成功的关键,比在校时的分数重要得多。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中等,而孩子并没有把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最常做的是耳提面命:“你要好好学习啊,你若是肯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些父母貌似正在拼命把一个大老板的材料往打工仔的模子里塞啊!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一次讨论会上也谈到过这个问题: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也更有创造力。

他说:“我当年考大学,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大学录取分数是361,我考361.5,我琢磨起谁是那个考361分的幸运儿,原来是张毅,他现在是‘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世界五百强企业。”

所以说,小孩成绩可能不是很杰出,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

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的不一样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个样子。

林清玄那年的高考,排名倒数第一的同学成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倒数第二的成了出版过一百三十多本书的著名作家。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也是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学的,从他们的例子看,在校成绩对于日后的成功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呢?

林清玄认为重要的是:面对挫折的能力;爱的能力;认识生命的多元价值;正确的世界观;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俞敏洪在演讲中说起自己成功的关键:第一点,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第二点,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第三点,他是个勤奋的人。

他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和道德是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他还强调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由你在小学、中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作是唯一的标准。

这些成功者普遍认为人品、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世界观等品行情商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培养孩子的这些素质,说着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这些东西比较虚,难以用分数来衡量到底培养到什么程度了,也无法和外人比较,父母心里没底。另外这需要十八年细水长流的影响,比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成绩,督促孩子练钢琴难度大得多。

最关键的,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本身不具备良好的品德,为人处世不够达观,世界观不够健全,那么就很难给孩子以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品德。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有出息,就要在提升自己的水平上下功夫。如果孩子是条船,父母就是载舟的水,只有我们自己的水位提高到一定程度,孩子才能扬帆远航。


欢迎转贴,转贴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Write a comment ...
Post comment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