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作为成年人来说,不管是年轻小情侣,还是中老年夫妇,有时在家里互相吵个架拌个嘴都是常事儿,甚至脾气来了肢体冲突也时有爆发。之后气消了,互让一步,气氛缓和了,也就和好如初了。类似的家常里短的小冲突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可是家里还是有孩子呀。这样的家庭争端被孩子看在眼里,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偶尔矛盾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应对家庭冲突,把家庭冲突引导成良性影响吧!
本期插画作者:祝文龙 (Victor Zhu),15岁,美国加州Lynbrook 高中学生
如果我问大家:家里大人吵架对孩子影响好不?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不好吧!” 你说对了!美国八九十年代的心理学研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家庭冲突与孩子情感行为问题的各种负相关关系。例如:夫妻间的冲突会负面的影响父母教养孩子的能力,同时对孩子的认知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关系等,均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而且在家庭冲突中,大部分孩子觉得最让他们郁闷难过的就是父母威胁要结束婚姻,或者父母在冲突中表现出来的言语或非言语愤怒情绪。
那么,负面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Cummings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一种过程处理导向性的 (process-oriented) 家庭冲突理论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在家庭冲突发生时,根据冲突的严重程度和整个冲突的发生发展过程,孩子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尤其是
安全感的缺失。
为了缓解自己的这些不适反应,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去尝试不同的应对方式,例如:寻求支持,逃跑逃避,刻意拉开距离装作看不见,积极的重新评估冲突内容,想办法帮忙解决问题,等等。反复多次尝试后,孩子慢慢的发展出最适合自己的冲突应对方式,并在长大成人后继续沿用这些应对方式。
例如:面对冲突时,能够很好的适应冲突的环境并能积极的解决问题;或只能用错误的方法适应冲突逃避冲突,结果自己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抑或自我控制不足(如在冲突中脾气爆发,易怒易躁),以及过分的自我控制(如压抑感情,低自尊低自信)。
读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提出异议:我小时候家里爸妈爷爷奶奶也吵架,我现在还不是活蹦乱跳的?没啥大影响呀!的确,就像在大的灾难面前有人消沉,有人勇往直前一样,每个孩子也是不同的个体,受到家庭冲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样子的孩子受到的负面家庭冲击比较大呢?在众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两个关键因素被发掘了出来:
家长吵架时,孩子有没有在责怪自己? 觉得自己是家长吵架的原因或者导火索?
如果孩子经常把家庭冲突归因到自己身上,他们将来更可能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因此,在孩子面前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就相当于告诉孩子“我们是在为了你吵架”,是个非常糟糕的主意。
家长吵架时,有没有提到过不下去了,分手离婚或者离家出走之类的?或者有没有冷暴力,一方撤出战场不理不睬的情况?
如果孩子从吵架中感受到家庭即将分崩离析的威胁,他们将来更可能经历一些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或者暴躁脾气差。
既然愤怒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绪,居家过日子又不可能没有摩擦,那么做家长的,要怎么在顾及孩子的同时,有效处理家庭摩擦呢?不要发愁,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一致指出,
与破坏性的家庭冲突(destructive parental conflicts)相反,有建设性的家庭冲突(constructive parental conflicts)对孩子的情绪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均有非常正向积极的作用。
我们来看看如何将家庭冲突变的具有建设性吧!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家长争吵中发展出的苦闷心情会随着问题的解决或问题解决的程度而减少甚至消失不见。因此,
吵架后,父母找个时间告诉孩子问题解决了没有,如何解决的,会让孩子对这次家庭矛盾有更具体更条理性的认识。不论问题是吵架后当场解决的,还是之后关起门来私下讨论解决的,面对孩子“画个句号”都是利大于弊的。
多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父母愿意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时,孩子能够更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情绪,从而有助于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家长吵架时,就算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如果家长传达出对这次矛盾结果的乐观态度,孩子的苦闷程度也能够有效的降低。
教育理论反复指出,父母和孩子就像镜子的两面,孩子模仿学习着父母的行为方式,并在长大后继续留有浓重的痕迹。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吵架中比较有效的解决问题,或者有技巧的处理家庭矛盾,孩子就会观察学习着从而以后模仿着。同样的,孩子年纪越大,越倾向于干预到父母的吵架当中去,充当问题解决者,这种倾向在青春期达到顶峰。
如果父母愿意听听孩子对父母吵架的看法,这也是一个帮孩子表达情感,组织思维,积极解决问题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