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分类

给儿子的成人信(四)

Jennifer Fan 2015-06-04 06:19:42 PDT

微信转载:剑飘尘 无限主义

给儿子的成人信(四)

一剑飘尘

儿子:

暑假又见到你,感觉你身体变得强壮,不再是原来那么瘦弱的样子。而你对人处事的态度,也变得与以前不同。我不想用“成熟”形容你的变化,因为这个词在中文的语境中,总是与世故、中庸、圆滑相关联。你的变化在于,和人接触显得更有耐心,更有自信。我一直担心你这一点。这几乎是中国文化的先天不足。我看过太多的华人孩子,在和人交往的时候,要么表现的粗鲁要么就没有耐心。而这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就要好的多。美式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华裔的好,但是在待人处事方面,却显得更有修养。这种修养其实是一种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美国文化在培养孩子成人方面,更注重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的结果。而显然,我们华人的文化在这个方面有所欠缺,更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

这次带你去硅谷,你也参与了爸爸的一些聚会,听到了一些关于文化方面的讨论。你知道这是爸爸一直关注的问题。教育显然是人生特别是年轻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理解,实在是非常片面的。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官本位制度以及科举考试制度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文化中,教育变成了功利的武器,而不是塑造人格的工具。

知识的获取、文凭的获得,都只是教育的一个功能,而不是教育的全部。可以说,接触新的东西、重复锻炼各种技能、观摩他人的活动,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从社会来说,教育非常重要。对于个人来说,教育也非常重要。在你们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是贯穿一生的过程,而不再仅仅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为什么爸爸在给你的信(二)中说:肄业和考研究生都是你未来的选项。

你这次说,你很高兴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美国。确实,如果不是在美国,爸爸就不敢对你说这样的话:肄业也是你的选项。美国有许多的问题,但是,美国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可以说,美国社会是一个只要你愿意,就可以特立独行生活的社会,即使你不是王小波那样的思想家。许多中国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就是一个名牌大学的学历、一份有着很好收入的职业。这是不对的!人生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就制定轨道,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看看这个世界上那些促进了人类进步的了不起的家伙们,有哪一个是在接受中学教育的阶段就预先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的?不是,他们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四面出击,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人生方向。

在自己的擅长的领域获得杰出的贡献,你知道,这一直是爸爸对于你的期许。但是,期许不是人生的目标。人生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目标,特别是在你这样的年纪。保持你的好奇心,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目标,才是目前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一直对你的担心。

因为爸爸妈妈在你很小的时候,移民美国。你的少年时代,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停地换新的学校、接触新的小朋友。所以,给你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爸爸常常会想,这会让你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既有好的方面,可以促使你提高自我要求,变得更努力。另一方面,也会让你对于接触新的领域产生畏难的情绪。

无论你是否和爸爸一样能够分析你的心理成长的过程,你对于美国的喜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心理的反应。显然,你知道美国这个国家可以给人更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是说美国有强大的军队,保护国民。而是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选择。前面爸爸提及了那些了不起的人物的成就,都在于特立独行的思想。但是,美国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给每个普普通通的民众提供了同样可以特立独行生活的可能。

这次你跟爸爸说,你的一个好朋友去了社区学院学习摄影,因为他喜欢。你知道吗,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一个孩子考不上大学而只能去社区学院,父母们决大多数是不会让他去学习摄影的。很简单,摄影毕业以后,很难找工作。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实际,他们会逼迫孩子学习一些容易找工作的专业。但是,就如你在和爸爸讨论的时候所说,你的朋友并不担心工作问题,大不了出来以后随便找一份办公室工作罢了。

所以,美国提供的不仅仅是文化上给予我们一种“做自己”的可能,而且从工作可能性方面,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当然,遇上中国的父母,可能他们在工作上还要挑剔,那恰恰说明他们缺乏美国这样的安全感,人生在他们的眼里除了物质保障就是物质享受。这样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们的人生没有多样性、没有精神层次的追求。

你在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学习美国排名第一的专业。你知道自己的未来,你也对于自己的未来非常有信心。我知道你会变得更好,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而这一次,我确实地感觉到,你在变得更好,更有自信。但是,我这份信中强调的,恰恰不是这些。我强调的是:当你走到了一条既有的道路上以后,更不要忘记美国社会提供给你的多样性选择。如果你觉得既有的一切束缚了你的思想、让你异化成为他人而不是你自己,那么,离开这条轨道。即使这是一条可以让你获得其他人羡慕的眼光的道路、可以很容易成功的道路。

坦率地说,爸爸这样写出这些文字,想到等你醒来就要和你讨论这个问题,爸爸都有一点点的忐忑:如果你真的宣布离开既有的一切出去流浪,爸爸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吗?

所以,与其说是在给你写信,不如说是爸爸在教育自己。看,爸爸前面刚刚讲过的话:教育是贯穿一生的过程。爸爸在跟你这样交谈的时候,同时就教育了自己:成功不是为了满足他人,而是为了满足自我。马斯洛的人生层次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把这种满足自我实现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当作人生最高的需求。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更容易让每个人实现这种需求的话,就是美国。

还记得爸爸带你去West Key旅游的时候,看到的那个背着背包徒步旅行的人吗?当我们羡慕他的浪漫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停下车子,跟他一起徒步呢?因为我们有车子、我们有计划、我们还要回去工作等等等。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们想到了这些车子、计划、工作,而忘记了自己的需求。当然,爸爸据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鼓励你也像他一样,来个浪迹天涯。在爸爸看来,这份徒步旅行的浪漫,和爸爸库房工人每天开叉车的工作是同样值得尊重的:只要那个工人是非常愉快的享受这个工作的过程。

所以,工作还是旅游、毕业还是肄业、做老板还是做员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国家从文化上、从生活资源上,提供了我们非常多的人生选择。选择你最喜欢的人生道路,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最终你是一个银行家,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只要是你自己的选择,就是最美的。当然,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思考,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教育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你也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以爸爸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相信经过这种人生选择的附带结果也不会差:成为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分子。

欢迎转贴,转贴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Write a comment ...
Post comment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