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错误,为什么说100遍也不听?
Jennifer Fan 2016-01-20 05:38:41 PDT
微信转载:杨杰 成长树
我们总是太急于把孩子拉到一个没有错误的世界。孩子的那些错误成为我们心中的梗,反复教导、训斥、纠正,却常常发现,孩子居然沿着这个错误越走越远。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吗?来听听杨杰老师怎么说。
有一天,与一位家长讨论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这个孩子因为写得慢,经常挨老师留。家里人很在意这件事,为孩子的书写速度着急。结果,孩子也为此感到难堪,她明明是被留下来写作业,却掩饰说是留下来帮同学的忙或者是记作业。
我问:对于挨留这件事情,要不要如此关注呢?
妈妈说:我的想法是,让她意识到错误,才会改啊!
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是否有另外的可能呢?
如果仔细推敲,“慢”和“错误”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咨询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这里,我继续沿着妈妈的思路追问:以慢这件事情来说,你们已经多次让她意识到错了吧?甚至她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挨留了,那么,改的效果怎样呢?很显然,这正是妈妈苦恼的地方。
我提了另外一个问题:假设我们发现孩子慢,但从来没告诉她,而是设法肯定她、调动她,让她不知不觉变快,是否更好呢?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难度,其实并不难。
如果我们总是告诉孩子慢,她也总是关注这个“错误”,并不断发现慢的证据,那么,孩子就确信自己是个“慢小孩”。如果家长老师总是注意这个缺点,总是批评她,那么,就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论断。
为什么孩子往往知道问题所在,却“屡教不改”呢?因为频繁的提醒和批评,让她深深地相信:我就是这样慢!也就是说,孩子接纳了“慢小孩”这个标签,不相信自己能快,完全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心理动力。就算我们施加压力,让孩子变快了,但是,她心中的自我形象,还停留在“慢小孩”的阶段。
相反,我们不妨来设想另外一种可能:关注孩子写得快的时刻。比如,昨天她用了13分钟,就抄写完好几个句子。那么,这时候,我们要是肯定她快,孩子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并不觉得快是多么难以企及的目标,此时她更关注自己的成就感。并且,她会从中总结自己快的经验,比如,写的时候,尽量做到专注,或者一眼多看几个字,这些方法,会用到下次的作业中,她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快。并且,一切都水到渠成,她不觉得这是多困难的事儿。
恰好妈妈说了昨晚的一个情况:“她在抄句子的时候,我和她爸爸都提醒她,一句话一句话地抄,别一个字一个字地抄!这样太慢了!她虽然照办了,但是很不高兴。”
妈妈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但语气中隐含着责备,强调了孩子的慢,结果呢,孩子虽然照办,但很不高兴。我建议妈妈换一种方法,用商量的语气对孩子说:你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也是可以的。不过,妈妈还知道一种更快的办法,你愿意试试吗?
如果孩子愿意尝试,一定会发现这样更快。如果不愿意,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那今天还是用你的办法,妈妈帮你记时间,看你平均一分钟抄几个字。明天,咱们再试试另外一种办法,看看一分钟抄多少字,然后,选一个你喜欢的办法。
妈妈说:不错,别说孩子,大人也愿意听啊!孩子应该具有与大人一样的最基本的需求——被尊重,原来没意识到这点!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
春节的时候,4岁的小外甥总是抢着接电话,他拿起听筒,扯着嗓子问:你谁啊??显得非常不礼貌。不让他接电话,他就哭鼻子。
于是,我便问他:你想接电话,是吗?他说“嗯”。我用柔和的语气对他说:接电话不能这么大声地嚷,如果你想接,我教你三句话,你学会了,家里所有的电话都由你来接,好吗?
小外甥很懂事地点点头,我教他的三句话分别是:你好;你找谁呀?你等一下,我去叫他。考虑到小外甥才4岁,我教他的话,尽量通俗好记,没用“请问”、“稍等”这些词。小外甥重复了一遍,我们便放心地让他接电话了。开始的几次,我比较留心,他做得很好,我就肯定他:打电话的人一定在想,这是谁家的小孩呀?这么懂礼貌,还这么会说话,都能帮大人接电话了,真能干!
小外甥虽然没说什么,但明显很受用,接电话的热情更高了。家里的电话,基本都是找二舅的,二舅的朋友和学生都特别多,从除夕开始,电话就响个不停,小外甥便成了极其敬业的接线生,去拜年的人,都夸奖他,他干得可带劲儿了。我去好朋友家吃饭,往二舅家打电话,电话那边,传来小外甥稚嫩的声音:你好,你找谁呀?那一瞬间,感觉特别好,我心里也特感慨,就教了他一次,他却一直在坚持。由此看来,只要方法对路,改变孩子的行为是很容易的事情。
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抄,本来就是慢,但我们换个角度,没有出现“慢”这个词,也能很好地调动孩子。小外甥扯着嗓子问“你谁啊”,也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我们回避“没礼貌大家都不喜欢”之类的大道理,也能让他变得有礼貌。
我接触的许多家长,往往对孩子的错误如数家珍,对孩子的进步却视若无睹。仿佛戴了一副有色眼镜,专门筛选孩子的错误。我想,他们的深层逻辑,一定是“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我相信,他们的本意也是想帮助孩子,结果,错误越发现越多,却没改了几个,错误最终变成了“顽症”。
这很容易解释,就算我们没看到孩子的进步,不代表孩子不曾努力过。我们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体会一下,如果自己努力的结果,不但没有认可,甚至都没被发现,得到的却是不满和批评,谁还肯继续努力呢?我们盯着孩子的错误,是想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事实上,却人为地增加了阻力,消解了孩子内心的动力。
我们不妨换一副眼镜,去发现孩子的进步。也就是说,我们筛选出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孩子做出努力,得到了正向的反馈,那么,他更愿意去重复这个行为,在不断的重复当中,孩子就会不断进步。哪怕是成年人,也喜欢在成功中学习,并保持成功状态,孩子更是如此。
也许你会说,孩子根本没有进步呀,我拿什么肯定他?在咨询中,家长也常常这样问我。有趣的是,我往往能从家长提供的日志中,挖掘出孩子的进步。其实,每个“错误”的空隙,都隐藏着细碎的闪光点。比如,无论孩子多慢,总能找出一次相对的“快”,这便是进步的起点。还有的孩子,与妈妈吵架后便一点作业也不做,但某一次,她还坚持在书桌前与妈妈讨价还价。虽然言辞激烈,但是,与彻底放弃相比,懂得谈判与妥协,不也是进步?
要把功夫用在平时,时刻关注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用语言、表情、眼神来回应他们。发现错误并不急着说,而是等一等,等到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愉悦地肯定一下,孩子的积极行为便把错误覆盖掉了。遇到非说不可的错误,我尽量用建设性的方式指出来,就像教我小外甥打电话一样,而且,格外注意语气的柔和,以此来化解孩子的尴尬,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改错方式。
无条件积极关注,强调了对孩子的接纳。当我们真正接纳孩子,任何时候都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孩子,自然可以看到他的优点和可爱之处,这样去观察去注视一个孩子的时候,便会满心欢喜。这种内心状态,会借着我们的语言、表情、神态传递给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认可、被欣赏的感觉。这份接纳,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如果我们盯着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盯着我们的优点,双方都在一个爱的状态中,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当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他就会主动去做有价值的事情,以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孩子内心有完善自我的动力,就算有一些错误和缺点,也很愿意改正。
相反,如果我们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便是有条件的消极关注——当孩子正确的时候,我们接纳;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排斥。不能接纳孩子的不完美,那么,就在事实上伤害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犯错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不能得到父母的爱,这种痛苦会让孩子产生一些局限性的念头,用退缩保护自己。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以受害者和失败者自居。
而且,我们盯着孩子的错误,孩子也会盯着我们的错误,双方都容易产生焦虑和愤怒的情绪,因此,除了改错又增加了一层任务:处理双方的负面情绪。这反倒分散了改错的精力。
“通往地狱的路,是用期望铺成的”,所谓的错误,有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有一部分则是我们过高的期望制造出来的,是我们心中的高标准“误伤”了孩子。如果我们拿孩子与我们心中的期望相比,那么,孩子往往都是错的。如果只是审视孩子本身,那么,一定可以看到孩子的优点。 欢迎转贴,转贴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Write a comment ...
Post comment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