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耶鲁的理科或工科的教育,总会使人们想起耶鲁的工学院。耶鲁的工程教育可以追溯到1852年,曾经在1863年授予了美国的第一个工程博士。耶鲁在1932年创建工学院,据统计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全美大约15%的工程师毕业于耶鲁工学院。随后耶鲁因经费和领导层视野的原因逐渐削减对其工学院的支持,1961年耶鲁工学院甚至难逃被撤销的命运。耶鲁工程教育的规模曾经小到仅以系的方式维持,并且该系还隶属于专注本科生教育的耶鲁学院,也就是说,耶鲁工程领域需要研究生参加的前沿研究当时完全不成气候。
莱文在1993年成为耶鲁校长后,提出的治校方针之一就是重视耶鲁的科学与工程。他意识到耶鲁的工程学科与耶鲁作为一流学府的地位很不相称,在他的领导下,耶鲁开始招聘工程方面的教授并创建了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的系。现在的情况已有很大的改观,耶鲁不但于2008年恢复了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还投入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以振兴耶鲁的科学与工程类学科。
耶鲁本科生的招生也充分配合,他们开始在全美范围内关注那些有数学和科学天份的高中生。耶鲁已经连续三年,通过向偏理科的高中生发放具有强烈暗示录取的Likely Letter的方式,毎年的二月份邀请大约一百名优秀的高中生参观耶鲁。校方用三天的时间向这些学生展示耶鲁科学与工程的优势,以吸引他们最终能够决定选择耶鲁。耶鲁的目标是毎年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新生在入学时有志于科学与工程的相关主修,这个目标在去年已经达到。
一项诺贝尔奖的诞生与诸多因素相关,最重要的当然是当时做诺贝尔获奖工作的微环境,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获奖人以往受到的专业或文理教育。如果仅以学位的来源为指标审核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背景,那么耶鲁培养杰出科学家的能力同样值得骄傲,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就毕业于耶鲁医学院。耶鲁毕业生中拥有19位诺贝尔奖得主,比理科的"超级牛校"斯坦福的9位多出一倍还有余,而大名鼎鼎的普林斯顿则仅为13位。这些诺贝尔奖得主还不包括奠定了神经外科根基的耶鲁毕业生Cushing。没有这些来自Wiki的数据,我们很难想像事实原来如此,因为你很难在排名靠前的工学院中找到耶鲁的名字。
耶鲁,斯坦福和普林斯顿三校与出诺贝尔奖最多的学校,像芝加哥大学,MIT和英国剑桥,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但耶鲁毕业生的诺贝尔奖数量确实是出乎很多带成见的人的意料之外。诺贝尔经济奖得主Krugman和Diamond都是从耶鲁学院毕业后在MIT获得的博士,这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文理教育的重要性。
我曾回复一位儿子被MIT录取的家长,交叉录取时耶鲁仅输给哈佛,所以如果耶鲁也录取了他那偏爱理科的儿子,他们也会考虑一番的。耶鲁理科对于本科生的教育不仅足够,一些人甚至认为在耶鲁做实验或与教授接触的机会还比在MIT和斯坦福的多。耶鲁工学院的学生与教授的比例是全美最低的之一。耶鲁作为老牌名校,文理教育的核心部分的科学再怎么也应该是具备相当水准的,它的生物医学和经济等学科更是世界一流。美国高中有个以著名数学家Mandelbrot命名的数学竞赛,该数学家生前就是耶鲁的数学教授。耶鲁校园整个一个建筑博物馆,风格各异,并且十分紧凑而易于学生结交终生的朋友。如果学生课余喜欢音乐,艺术,表演或政治辩论,那耶鲁可是综合性大学首屈一指的。 我们第一代移民多理科出身,更容易欣赏MIT,普林斯顿或斯坦福的实力派的工程与技术,其实就是诺贝尔奖耶鲁也不落人后。